
10月28日,性爱视频
面向全体班级心理委员与宿舍信息员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旨在强化学生骨干在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前哨”作用,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体系。
培训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心理危机识别”和“明确工作职责”三大模块展开。结合《2024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相关数据,培训系统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态势及应对策略。数据显示,18—24岁青年群体抑郁风险检出率较高,“精神内耗”“焦虑缓解”等成为普遍关注的心理议题。通过数据解读与案例分析,参训学生对心理健康现状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
在心理危机识别环节,培训从危机成因入手,引入“树理论”进行解析——“树根”喻指家庭依恋关系,“树干”代表价值观与社会支持,“树叶”象征自我实现状态,帮助学生骨干理解心理危机的形成机制。同时,明确了11类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类型,强调应从学习状态、出勤情况、情绪表现等多维度开展日常排查,提升对心理异常信号的识别能力。
职责分工方面,培训进一步厘清了班级心理委员与宿舍信息员的职责边界:心理委员负责心理健康知识普及、重点学生关注及提交班级心理状态周报;宿舍信息员则实时掌握宿舍成员心理动态,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两级信息员需密切协作,夯实“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本次培训为学生骨干搭建了系统化的工作框架,明确了“及时发现、精准研判、有效协助”的工作路径,引导他们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成长,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优化三级心理健康防护体系,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的精准化与常态化,切实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